【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您的位置:首页 >> 最新信息 >>文章浏览

“我们为武汉拼过命!一个不少回来了!”援鄂钟南山院士团队平安返穗

日期:2020/6/24 14:56:56  来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最美人间四月天!

4月8日

是个令人激动的日子

武汉重启

广医一院钟南山院士团队

完成两个多月的支援武汉抗疫工作

平安返粤

省卫健委、广州医科大学及我院领导与代表到机场迎接英雄归来

01

广东最早驰援武汉的高级别专家桑岭

1月23日晚,受国家卫健委指派,我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桑岭驰援武汉,是第一位奔赴前线参与救治的广东医生。次日,他便进驻武汉金银潭医院南七楼ICU病房,这里是全国最早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

80后的桑岭从置身于这个国内疫情最初的“暴风眼”之后,连续76天,他身负重任,展现医者担当,一天都没有停下来休息,“我是组长,负责带领整个团队参与战疫,我不上谁上?”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的学生,他不负重托,将“奉献、开拓、钻研、合群”

的南山风格带到了武汉战场,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回首76个拼搏的日夜,桑岭不无感慨地说:“我们为武汉这个城市拼过命了!”从最初抵达时的沮丧,到重整士气齐心抗疫,再到后来看着越来越多成功的病例转出ICU,重叠着并肩作战的战友们穿着防护服忙前忙后的身影,这一幕幕浮现在脑海中,刻骨铭心。

“希望一切快点过去,我们大家都能回归平静的生活。”桑岭说,临别前,他甚至有点不敢回去跟战友们一一道别,怕忍不住会哭,“在这里,我们共同守护武汉、守护武汉人民,我们一起哭过、一起笑过,一起争论过、一起感叹过,一起不畏生死与死神较量过,也一起目送过康复的病人走出医院……”

1月23日,武汉“封城”,桑岭抵达武汉;

4月8日,武汉“解封”,桑岭抗疫归来。

在武汉最艰难的时刻,桑岭一直坚守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他带领的团队共诊治最危重的新冠肺炎患者近70例,开展ECMO工作4例,其余生命支持手段已经成为常规,其中9例患者成功拔管,约30例危重型患者转出ICU,亲自参与转运最危重的患者3例,更操作了不计其数的气管插管、俯卧位通气和气管镜诊疗。

1月26日,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桑岭完成了金银潭医院第一例拔除气管插管的操作,并成功为一个垂危的患者上了ECMO,他带领团队闯过了“至暗时刻”,士气大振,一路向好。

“从容应对能更好地挽救患者生命。”这是他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成为团队恪守的原则。

为了更好地开展临床救治工作,桑岭密切与钟南山院士、黎毅敏教授、何建行教授等我院“大后方”的专家团队联系,汇报前线工作,共同探讨救治难题,优化临床一线的救治方案,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作为国家队队员,桑岭还承担着全武汉督导巡查工作,参与并编写新冠肺炎相关专家共识三部,与其他专家共同为医疗救治工作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流程指南。

2月8日,武汉金银潭医院医疗护理组临时党支部成立,桑岭担任支部书记一职,在他以身作则的带领下,发展了5名新党员“火线入党”,另有3名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大家的心更齐、力更足。

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视频连线湖北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前线,慰问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桑岭和武汉金银潭医院的医护团队一同参加了视频连线。

连线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再接再厉、英勇斗争,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果断的措施,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把疫情扩散蔓延势头遏制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桑岭备受鼓舞,他说:习主席今天连线慰问前线战斗人员,我们可以向习主席保证,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打赢这场战役!

如今,他没有食言,没有辜负钟南山院士和医院的重托,正如他在1月23日出发去武汉前留下的宣战书: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一定赢!中国一定行!

他确实做到了!终于重踏广州的土地,桑岭只想“好好睡一觉,吃点好的”。

钟南山院士对他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的表现连连点赞:

“桑岭医生是我们ICU团队里非常优秀的年轻医生,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1月23日武汉“封城”当天,他响应国家卫健委的号召,一个人去历经周折到达武汉,主要支援金银潭医院ICU的工作,他管理的都是最危重的新冠肺炎患者。他的工作非常出色,特别是对垂危患者的肺部保护性通气、俯卧位通气等各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使得很多病人能够在极危重的情况下都挽救回来了。”

桑岭同志获得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的“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02

“把最重的病人交给我们”的钟南山院士团队

2月1日,我院第三批驰援湖北医疗队在张挪富副院长的带领下,一行7位战士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星夜驰援武汉,在武汉协和西院连续奋战66天,他们将白衣作战袍,坚定地同湖北人民生死相依,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护佑生命的钢铁长城。

2月2日,在医院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援武汉医疗队临时党支部,由领队张挪富同志任临时党支部书记,他说:“我们虽然是临时党支部,但是党心不临时、作用不临时,我们要大力弘扬珍爱生命、崇尚科学、乐于奉献、团结进取的广东医生精神,要让党旗飘扬在第一线。”

2月26日,广东省援助湖北武汉新冠肺炎防治工作前方指挥部临时党委决定,成立了广东省援助湖北武汉新冠疫情医疗队第八临时党总支,张挪富领队为党总支书记,援鄂期间,第八临时党总支累计召开组织生活会29次,领队兼临时党总支部书记张挪富教授坚持每天和队员们说说心里话,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了重要的战斗堡垒作用。

最初来到武汉协和西院,这里已经收治了两百多名重症患者,但由于缺少ICU床位与医护人员,无法实施气管插管治疗。作为院士团队,张挪富副院长勇于担当,他主动提出接管ICU,承担全院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任务。

从改造ICU病区开始,7个人马不停蹄地投入工作,并迅速进入战备状态,一天半的时间完成改造计划,2月3日晚20:30正式收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并紧急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4天后20张床收满。

面对人员设备不足等突出问题,张挪富副院长积极与国家、省卫健委和后方学校、医院领导沟通协调,第二批、第三批……来自广东、广西、内蒙古、武汉四个省份的医护精英组合成协和西院ICU团队,其中,广东医疗队共有队员57名,分别来自12家医院。

在设备物资方面,张挪富副院长带领团队想方设法、积极协调正压头套、呼吸机、血滤机、转运呼吸机、支气管镜、ECMO机等仪器设备,保障了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ICU开展工作后,为保证医疗质量,张挪富领队带领团队快速开通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远程会诊系统,并于2月11日实现了首次与钟南山院士的远程视频会诊。至今,已成功与后方远程视频会诊6次,累计会诊患者5人,其中一名危重患者已成功转出ICU并出院。

此外,还开通了ICU病房内外的视频图像实时传送系统和手机、对讲机的沟通配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针对ICU床位不能满足全院危重病人数量的需求矛盾,张挪富领队大胆向国家卫健委提出在普通隔离病区开展有创通气和配备足够的高级无创呼吸机的建议。意见被当场采纳和执行,全院16个病区均纷纷设立小型ICU,增加2套有创通气设备和4套大无创通气设备,医院组织麻醉科成立“气管插管小分队”,尽早为危重症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早期干预患者的病情变化,大大缓解了危重病人救治不及时的困难局面。

在医疗救治工作中,为了保证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医疗队根据队员专业情况,优化分配医疗和护理小组,建立健全相关医疗制度,狠抓落实,大大提高了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作为临时行政主任,我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徐远达负责把控病区医疗质量、会诊全院危重症患者及确定诊疗方案,作为一名老党员,徐远达主任身先士卒,每天至少进出ICU病房两三次,最忙的时候一次会诊七八个危重症患者。

年轻的席寅医生承担了病区里大部分新收患者气管插管、深静脉穿刺等工作,他将医院“特医”的传统带到了武汉战场,日夜守护在危重症患者的床边。

黄敬烨护长和刘川护师作为院感专职人员,培训队员穿脱防护服流程,初次入ICU必须陪进陪出,队员进出隔离区必须双进双出,每日早交班进行院感交班,做到反复提醒,严抓院感细节,完善并落实一系列院感工作制度,提高医护人员自我防护意识,严防医务人员院内、院外发生感染问题。

黄敬烨护长与协和西院护长还牵头组建了10个常规护理工作小组和1个机动护理工作小组,实现以强带弱、以危重症专业带其他专业,不断提高危重症护理质量。

另外两名护士朱仕涛、李雯静也都各司其职,协助行政、搭建远程会诊平台、加强团队对外宣传,大家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共同在抗疫火线上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张挪富副院长带领的这支队伍里,不仅发挥出了“国家队”的整体水平,而且还特别注重将人文关怀带到ICU隔离病房里面,采用手绘图卡、爱心寄语等形式鼓励患者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做好沟通患者与家属之间的桥梁。

截止4月6日,协和西院ICU病区累计收治危重症患者96人。转出患者39人,其中累计有创通气人数90人,累计拔除气管插管29人,累计实行ECMO 6例。

3月18日,在广东支援湖北前线指挥部临时党委书记余德文总领队及张挪富副院长的带领下,通过视频连线与广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冉丕鑫、我院党委领导班子共同见证并参加了席寅、刘川等10位同志的入党宣誓仪式。

广东支援武汉协和西院ICU医疗队获得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的“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黄敬烨同志获得 “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队员们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一个都不少,带回来了!”张挪富副院长在现场汇报时几度哽咽。

专啃“硬骨头”的这支医疗队非常不容易,专家们每天平均进出ICU隔离病房两三次,两个多月里一直是“两点一线”专心扑在临床救治上,204顿饭都是孤单地一个人吃。

上一篇:

筛查检出前列腺癌,机器人“帮”广州老伯根治

下一篇:

没有了